城市是人民栖居之所,承载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推进“十四五”时期“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基本功能优质均衡、就近满足,近期出台的《“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基本功能扩容下沉专项方案》围绕对城市战略定位与核心功能的承载支撑,科学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优质均衡的教育、卫生、文体旅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高效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重点片区城市基本功能的品质内涵与发展水平,从而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吸引集聚人才、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教育:
全面提升24个重点片区中小学发展水平
今后,更多的市民将在“家门口”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专项方案》立足重点片区教育资源分布和人口发展情况,以“扬长补短、外扶内培”为原则,分区分类统筹推动市直属学校、五城区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定向帮扶,不断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多措并举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并围绕优化教育布局增加学位供给、提升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水平、推动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其中,包括结合24个重点片区产业结构和功能提升需要,优化完善重点片区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保障学位充足供给。到2025年,24个重点片区计划启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4所,将新增学位6.9万个。补齐学前教育资源短板,加快在优质资源覆盖率较低的重点片区引入名师名园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办园品质提升。同时,加快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增量扩面”均衡布局优质学校资源,“增师提质”优化配置师资骨干人才,全面提升24个重点片区中小学发展水平。
在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方面,围绕成都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在重点片区布局建设成都国际职教城、四川天府新区职业学校等项目。
医疗:
三级医疗服务全覆盖重点片区
在医疗卫生领域,聚焦优化配置重点片区医疗卫生资源,丰富特色健康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出5个方面具体举措。
围绕强化高端医疗引领,将推动成都未来医学城、天府国际生物城引进国内外顶尖资源,打造“医教研产”高端项目集群。高标准建设成都未来医学城,打造“医教研产”一体化发展体系。同时,加速天府国际生物城成型起势,引进高端社会医疗服务机构,打造生物科技创新制造技术和医疗技术高精尖人才培育孵化平台。
在推动城市优质资源下沉方面,推进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向重点片区倾斜,引导和支持高水平医疗机构领办一批主要服务重点片区的医疗机构,力争实现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范围对重点片区全覆盖。支持部省市属高水平医疗机构在优质医疗资源需求较高的片区开办分院,高水平医疗服务辐射天府中央法务区、交子金融商圈、天府动力源(新都片区)、蓉北枢纽商圈、东安湖活力城、天府文化公园、蓉南新兴产业带、春熙路时尚商圈等。
同时,还将推动区(市)县级公立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健全城市新区医疗卫生体系,提升郊区新城和部分中心城区卫生服务能力,力争到2025年各区(市)县均能为重点片区提供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
文体旅:
创新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
走出家门15分钟内,市民就将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圈、运动健身圈服务,同时今后还将体验到越来越多的大型艺术展览活动,文体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从完善公共文体服务网络、布局高水平文体设施、导入优质文体资源,到举办品牌文旅活动、打造高水平体育赛事、探索创新文体服务供给机制等举措,《专项方案》立足重点片区独特文化基因和文体旅优势,明确提出创新文体旅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的文旅品牌和高水平专业赛事,有效提升优质文化体育旅游服务的专业化、便利化水平。
其中,包括聚焦重点片区群众文化体育需求和区域建设发展实际,完善“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和“运动成都15分钟健身圈”。新建、改建一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进“城市阅读美空间”“留灯书屋”等身边图书馆建设,推进体育公园、社区运动角、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在导入优质文体资源方面,将以成都市文化馆、成都图书馆为中心馆,推动重点片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建立全民艺术普及基层实践中心和服务点,并搭建重点片区与演艺资源的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以演艺为核心的产业辐射动力,拉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社区建设和服务:
公共服务向居民身边延伸
社区公共服务关系着每一名居民美好生活,也是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专项方案》聚焦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品质化现代社区、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推动社区内涵建设,明确提出各类公共服务向社区、向家门口、向居民身边延伸。
围绕建设品质化现代社区,将降低社区围闭尺度,提升城市通透性与微循环能力。优先支持片区内城镇老旧小区和乡村居民街区通过有机更新、风貌打造、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改善居民居住品质。提升社区宜居品质,推进社区绿化美化,因地制宜打造社区“金角银边”,加强口袋公园、微绿地建设,并建立多层级社区公园体系和慢行步道体系。
同时,完善家门口服务体系,以满足社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城镇、产业类社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全覆盖配备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推进社区绿道均衡分布,实现公园绿地、广场绿地步行5分钟覆盖率达90%,并探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社区常住人口全覆盖;完善配置新能源停车位和智能快件箱;繁荣发展符合居民家政、休闲、社交、购物等需求的社区商业,构建完善的“基础便民型+品质提升型”社区商业体系。
交通:
“三张网”提升通达性和便利性
在交通领域,《专项方案》提出聚焦提升重点片区交通通达性与便利性,根据区位特点和布局分类,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经济运行效率,打通对外枢纽“外循环”、轨道交通“内循环”和公共交通“微循环”,引导人口与生产力合理布局。
以开放枢纽为牵引,打通交通“外循环”。推动国际空港经济区做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基本形成协同运行、差异发展的“国际枢纽+区域枢纽”两场运行格局,到2025年国际(地区)航线达140条以上,航空年旅客吞吐量达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100万吨。加快构建双机场间“2轨3高4快”快速交通体系,完善双机场间天府中央法务区、天府国际生物城、天府动力源、成都未来科技城、成都未来医学城、蓉南新兴产业带等重点片区交通衔接体系。
以轨道交通为支撑,构建交通“内循环”。全面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初步形成“环+放射”形态、1小时通勤的轨道上的都市圈。通过畅通城市“主动脉”和区域“毛细血管”,高快速路网有效覆盖24个重点片区,区域间便捷互联,支撑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同时,以公共交通为补充,提升交通“微循环”。推进“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模式,持续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到2025年,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绿色出行分担率达70%以上,推动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平均通勤时间下降到35分钟左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富 责任编辑 何齐铁
X 关闭
发布时间:2023-08-14
发布时间:2023-08-14
发布时间:2023-08-14
发布时间:2023-08-14
发布时间:2023-08-14
发布时间:2023-08-14
发布时间:2023-08-14
发布时间:2023-08-14
发布时间:2023-08-14
发布时间:2023-08-14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经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